新闻中心

北京高校书记校长: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正在召开的2022年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各高校书记和校长紧紧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深入思考交流,达成广泛共识。

北京高校书记校长: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北京大学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不断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步伐,这首先就体现为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融入北京,我们还要把根扎得更深更牢,强化服务国家战略、服务首都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坚持首善标准,通过与首都工作同频共振,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培养拔尖人才、创造前沿科技、发展先进文化。

下一步,北京大学将按照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和蔡奇同志在北京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的讲话要求,同舟共济、奋发有为,在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超大城市治理等方面展现更大担当与作为,推动更多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建好新型高端智库,辐射带动北京市属高校发展,在新时代作出新贡献、谱写新篇章!

 清华大学校长 王希勤 

北京高校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应发挥先导作用。清华大学将认真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首都、服务首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国家急需高层次紧缺人才,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育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利用在京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等重要平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加强校城融合,在助力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跑好“第一棒”!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张东刚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历来坚持扎根首都、融入首都、情系首都、服务首都。

我们将坚持“首先、首位、首都、首创”的工作导向和责任担当:一是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铸魂育人和传播普及的高地。

二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形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模式。

三是做好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这篇大文章,积极与“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和首善标准对标对表,加快推动通州新校区建设,强化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人才培养,努力实现学校“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和新时代首都发展同频共振、协同共生。

四是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坚定高等教育的自觉自信,奋力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强化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贡献力量。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 杨仁树

北京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北京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本次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给北科大师生的回信精神为指引,继续谱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篇章。

一要坚持特色争创一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以学科、学者、学生、学术、学风和学堂等“六学”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二要严谨治学甘为人梯。深入实施不断完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重构师关系,构建“3+3”育人模式,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走实、走深、走细。

三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不断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扎实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传承北科红色基因,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甘为国家奉献钢筋铁骨的“钢小伙铁姑娘”。

四要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要自觉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积极融入北京“五子联动”,主动投入北京国家实验室建设,以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为契机,联合北汽、首钢等市属国有大型企业,开展“一生双师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将学校育人团队建设和企业育人基地建设相结合,实现人才和技术双转移,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不断提升北京科技大学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 刘贵芹

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对高校深入贯彻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新征程上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以“钉钉子”精神打好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的责任感,深刻认清了在京部委属高校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使命、任务和路径。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深入实施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创优行动为总抓手,在“抓好首要任务、做好两个统筹、强化一个融合”上聚神用心、聚力发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推动做实参与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北京篇章的切入点、发力点、生长点,为服务支撑新时代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五子联动”成局成势贡献北化的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王稼琼

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始终抓住这一战略主题,主动服务,支撑融入,积极组织科研力量助力北京科技创新。

学校投入科技力量,服务冬奥会。攻克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超大跨隧道建造关键技术,助力京张高铁的顺利开通。将风洞技术引入竞技体育,研发成功我国第一套风洞辅助训练系统,为15支国家队,392名运动员的风洞提供了测试与训练,为取得我国参加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作出贡献。

学校发挥行业特色,服务北京轨道交通。无人驾驶FAO系统在燕房线、大兴机场线落地应用,推动北京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发展。创新自主虚拟编组技术,在北京地铁11号线(冬奥支线)实现世界上的首个示范应用,全面推动了轨道交通的智能化进程。

下一步,学校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部署,抓住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机遇,以创新为动力,通过智慧高铁高精尖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整体水平,在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中,增强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能力,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更多的交大力量。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 王洪元

本次会议提出“奋力推进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为在京高校深入贯彻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主动融入、自觉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提出方向性和实践性要求。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将加强办学方向的引领,书写好“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这篇大文章;加强有组织科研的引领,承担好首都北京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和“种业之都”科技支撑任务;加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引领,落实好疫情防控、秋季开学、安全稳定各项要求,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 郭广生

中央民族大学广大干部师生要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新时代首都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新要求,主动对标对表,发挥好教育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折不扣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奋力推进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 黄宝印

本次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议的召开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首都高校”的区位特征、“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高质量党建”的根本特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党建质量和水平,善于把党的领导有效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守正创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努力形成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机制。全力统筹好学校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安全稳定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马怀德

参加此次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议收获很大。中国政法大学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学科建设。利用北京科技资源丰富、高校众多的优势,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横向合作,推动文理交叉新的学科平台建设,在数据法治等学科领域取得新成效。

二是在国家急需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做好涉外法治、纪检监察、国家安全等人才培养工作。

三是发挥智库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开展有组织科研活动,研究超大城市治理中所面临的各种法律和治理难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撑,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首善之区贡献法大力量。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陶坚

北京高校应牢牢把握城市战略发展定位,紧密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目标,以“首善”为标准,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加强立德树人,繁荣文化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城市现代化建设。

下一步,国际关系学院将坚定不移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政治建校的光荣传统,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核心的特色党建为引领,在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方面不断彰显国关特色,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培养心怀天下、奉献国家的合格建设者。

学校党委将认真学习蔡奇书记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的讲话要求,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推进落实国际关系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 高锦宏

北京印刷学院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打好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培根铸魂,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出版传媒人才。

充分发挥出版传媒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北京和行业发展,在“特色型”上聚焦,在“高水平”上发力,努力建设新时代一流出版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张军

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系统适应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世界之变必须回答好的战略性命题,高校使命重大、责无旁贷。北京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红色育人路、强军报国路、创新发展路,以实际行动争当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群体的“排头兵”,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刘颖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将立足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牢牢把握做好北京高校工作的政治性、根本性、战略性、敏感性要求,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科技创新为动力、队伍建设为关键,强力深化综合改革,全力推进开放办学,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 王永生

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为高校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坚决学习好、落实好。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以信息为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科大学,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践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信息领域科技创新,加快以集成电路、区块链为代表的北京高精尖中心建设,全面提高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快学校新校区建设,优化学校空间布局,加强与属地及沙河高教园区联盟高校的合作,积极开展政产学研用创新,全面服务首都疏整促,努力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内涵发展和差异化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 巴图

艺术院校应成为贯彻党的方针的艺术先锋,要引领师生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和表达为重点,以创作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动力、与人才培养相衔接、具有学术性、实验性的艺术特质、具有青春活力与气息的精品力作为艺术实践使命,今年北京舞蹈学院将以《唱支山歌给党听》《杨家岭的春天》《百年正阳门》等原创舞蹈作品,为人民而舞,为时代建功,以更强的实力服务首都“大戏看北京”战略。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姜泽廷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将高质量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滋养创新生态的百花齐放,以创新生态的蓬勃活力涵养政治生态的和谐向上,以组织化、信息化、国际化“三化转型”赋能学校改革发展。

强化党建与业务工作“四同三促”融合机制,全方位提升科技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办学治校治理能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强大支撑。持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对标首都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紧盯“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学校“1+3+N”开放合作体系,进一步强化市校联动、校区协同,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联系起来,探索政产学研用贯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走在前、做表率,打造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标杆,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孟繁华

首都师范大学将深入学习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育人育才,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高标准学校效能服务高标准首都发展。牢牢把握学校姓“师”的初心使命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扎根京华大地,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精心组织实施“攀登计划”,全方位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和未来发展布局,实施重大成果培育战略、杰出人才引育战略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奋力实现进入全国师范类大学“第一方阵”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创新思政工作体制机制,大力实施“第一班主任”制度,构建立德树人新途径、三全育人新机制、思政工作新平台,扎实推动党建与学校改革发展深度融合。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 李军锋

北京建筑大学作为高水平特色发展的高校,始终与首都这座伟大城市的发展同向同行。新时代的首都为我们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为”,是否真正“有为”。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把党对高校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学校的初心使命,把握未来工程教育规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始终坚持扎根首都建设,建设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特色学科生态体系,构建有组织科研新形态,不断增强服务发展的办学实力。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稳步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 韩宪洲

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认识和领会,帮助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高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新时代首都发展给学校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下一步,学校工作将继续坚定方向,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继续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有力抓手,通过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学校形成生动实践;继续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着力点,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深化学校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以推动各级党组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突破,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探索新时代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新路径。

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 赵锋

北京农学院作为市属唯一一所农林类高校,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决把“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落实到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立足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都市型现代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努力提高知农爱农为农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着眼首都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农业中关村建设、全国种业之都建设等重大需求,发挥好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大学科技园、博士农场等平台优势,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发挥好党管人才优势,以乡村振兴大平台大事业聚才、容才、用才、成就人才,团结凝聚广大师生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 楚国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北京联合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鲜亮的政治底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师生认真学习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把党代会精神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视域中,立足服务北京的办学定位,坚持首都标准就是联大标准,传承红色基因、对标首都发展 、办出北京味道,把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北京“四个服务”大局,以新标准、新定位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阶段、新格局。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高喜军

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紧扣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这一主题,为各高校如何围绕新时代首都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任务要求。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六十多年来,经历了由“煤炭行业”到“北京工业”再到“首都城市”的办学面向的转变,与北京从“首都建设”到“首都经济”再到“首都发展”的发展变化高度契合。学校将认真贯彻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党建引领,按照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要求,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未来五年,学校将坚持“城教融合”的办学特色,立足首都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领域,建强办优城市运行智能设备应用技术、城市智慧建造技术、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城市现代高端服务业、城市安全技术五大类专业群,助力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满足高品质民生需求,坚持“高端化、精品化、信息化、国际化”,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人才培养和技术技能创新高地,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能力、服务首都发展的贡献力和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学校。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张启鸿

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上,“高质量发展”贯穿讲话报告始终,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这将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目标和追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重要贺信精神,深入实施“新京十条”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深化“产城教融合发展、政校企协作共赢”发展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建高升本”为发展主线、以产教融合工程中心等平台建设为重要抓手、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办学目标,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发展,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首善之区上走在前、做表率,当标杆、做示范。

以上就是北京高校书记校长: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内容,预知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

相关新闻

微信好友

13391959180